本页是<海宁职业中学>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海宁职业中学

阅读:14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07:08
单位介绍

学校设有高职预科班、信息技术类、财经类、艺术类、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五大专业群二十余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6个班4396余人。

学校重视实验实习场室建设。目前拥有教学用计算机600多台,建有多媒

校园风光(20张)

体教室6个及财会、生物、化工及各专业实验实习场室30个。其中近两年投入250万元创建的汽车修理实验实习工场仅设备总价值384万,在全省处于地位。2006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批准为省示范专业。学校先后安装了先进的校园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系统、智能音响系统及微机售饭系统。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全校有教职工188名,其中专任教师167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提高。目前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达90%以上。

职称结构渐趋合理。学校已有高级职称28名,中级职称61名,中高级比例已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2%。

“双师型”教师日益增多。专业教师中已获得汽车修理工、服装设计定制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工以及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及职称的教师43余名。

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学校有省特级教师2名、各级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及教师10余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改革,确立了“学会为人”、“学生认知”、“学会做事”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民主务实管理与科学化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实施开放式德育的研究与探索,努力使学校成为广大学生成长的乐园、求知的乐园。

学校被先后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文明单位、嘉兴市先进学校和海宁市平安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贯指导思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地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学校被评为省“科研兴校”200强学校。

学校紧紧抓住入迁市教育园区的良好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踏实精神,努力把海职高办成浙北的名副其实的重点职业中学。

海宁县农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4年5月,是本省创办较早的农技校之一,校址在市区的联合路南侧。同年秋季招收两个园艺专业班,后因基建施工推迟入学。1985年4月5日学校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而后,农技校党支部、工会等群团组织相继建立。

1987年,在继续办好农口专业的同时,跟有关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发展到了8个班级的规模。继续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对农口专业实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打响“海宁”品牌。原浙江省副省长李德葆、原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丁可也等领导来校视察。

1990年5月,经省教委核定,农技校被确定为省首批重点扶持的示范性职业学校。实施《德育考核评估办法》后,学生有了一个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机制,学校德育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年底,浙江省中职农业综合经营专业教研大组成立暨次年会在农技校召开,当选为理事长学校。

1993年,农技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扩大招生专业,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同年跨入海宁市文明单位行列。1996年1月学校开展了评“农星”活动,有十多名农口专业毕业生被评为“农星”。《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解放日报》等八家省级及以上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学校在1997年1月通过海宁市和嘉兴市的考核验收,成为嘉兴市首批行为规范达标学校。3月举行新建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奠基仪式。钱满程市长作了《大力发表职业教育,建设高标准职校》的讲话。

1998年9月,海宁农技校整体迁入南郊新校区,更名为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8月,随着全市职业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原东山中学职高部进行分流撤并,部分专业教师和工美、汽修、服装等主要专业的学生并入海职高。学校形成了五大专业群42个教学班,在校生1800余人和教职工132人的规模,成为嘉兴市职教战线的骨干力量。

2000年1月,学校被评为省一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3月又通过重点职业学校验收,成为浙江省首批重点职业学校。通过师生几年共同努力,校风校貌、教风学风进一步改观,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上级考核验收,学校于2001年4月跨入嘉兴市文明单位行列。

随着“科研兴校”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教科研工作蓬勃展开,课题《深化农职教改革,培养新型农民办学途径的实践与探索》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1月学校被评为嘉兴市教育科学先进集体,同时被确认为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2002年11月学校跨入浙江省科技兴校百强学校行列。

2001年高职考上线409人,其中上本科线有20名学生,潘琴燕成为省化工专业状元。数量与质量居嘉兴,数居全省前列。

2004年秋,学校整体入迁海宁市教育园区,办学思想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的转变。大胆地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设招就业、培训处。实行分部管理,分设汽修、财会、信息和综合四个教学部,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下放到专业部,形成了扁平化管理网络,增强了办学活力。

为实现学校做大的目标,在2005年春进行春季招生,发动教师下校招生,招到1226名春季生,规模居嘉兴全市中职学校之首。按“学会为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校训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和实践。2005年开始实施德育积分管理新模式,营造全员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

加强专业建设,加大骨干专业硬件投入。建成计算机网络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中心、工艺美术工作室等40个实训室,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的有力保障。2006年11月汽修专业被评审为省示范专业,实现海宁职业教育零的突破。2007年10月汽修工场被评审为实训基地。2009年10月经编工艺专业成为学校第二个省示范专业。

2007年5月,由学校发起成立浙江校企合作联盟,有海宁经济开发区等4个园区、会计协会等5个协会、浙江长海包装企业集团等21家企业和6所学校组成,来自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100多人参加成立大会。这标志着职业教育步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校企双赢和多赢。

2007年6月率先在全省实施以“实用、够用、能用”为原则的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五种核心技能、六大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对高二、高三文化课调整为口才与求职、实用英语、硬笔书法、职业生涯设计等职业素养课程。专业课则按企业岗位任务分解出每个专业的核心技能,开发专业技能课程,共编写15种校本教材。课程改革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比重,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在第三届嘉兴市中职学生技能节比赛中,学校荣获个人数、银牌数和团体一等奖数三项。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创新,大力支持专利申请。已有汽修专业的电控汽车检测诊断辅助接头、汽修机修基础技能训练器2项实用新型专利;剪纸艺术灯罩实用新型专利和采用激光雕刻制作花灯方法发明专利获受理,进入专利审查程序。

学校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经编产业园区等100多家单位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积极支援西部教育事业,2007年开始就与云南保山市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开展“2+1”分段式联合办学。

2009年4月,学校跻身浙江省中职学校30强行列。

1、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3、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4、浙江省科研兴校双百强学校

5、嘉兴市文明单位

6、嘉兴市教育科研基地

7、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

8、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

9、工艺美术专业被评为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10、工艺美术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
单位地图